(一)項目名稱:盲陣/盲人方陣
(二)項目性質:場地項目(團隊合作)
(三)適用對象:適合所有參與培訓的團隊(夏天需要挑陰涼的地方)
(四)項目時間:40分鐘
(五)項目圖片:
?
拓展培訓項目:盲人方陣培訓目標:?
相互理解與認真傾聽是有效溝通的前提;?
學習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建議和實踐;
理解沖突產生的原因、過程和后果;
學習PDCA的工作流程,持續改進工作方法;
領導在團隊面對突發事件時的重要作用;
三、器材準備及場地準備:
1.長短不一的4—5根繩子(放在包內或器械箱內)
2.眼罩若干(數量:隊員人數+2套)
3.一塊空曠平整的場地
?
拓展項目:盲人方陣項目布置:
(一)操作步驟:
1.清楚場地內石塊、雜物,觀察周圍有無過往車輛及環境安全;
2.把所有隊員帶到場地中間,先給他們戴上眼罩,同時告訴他們戴眼罩的方法,提醒他們“從現在開始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摘下眼罩或者偷看;
3.布置項目任務、規則、注意事項,宣布活動開始;
4.培訓師做安全監控和節點記錄;
5.項目結束時讓所有學員舉手示意確認完成;
6.讓學員把繩子原封不動的放在地下,踩在腳下,不要走形;
7.告訴學員摘下眼罩的步驟;
8.進入回顧分享階段;
?
拓展項目:盲人方陣游戲規則
1.點題:這個項目名稱叫做“盲人方陣”,是一個團隊合作項目。
2.任務: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我交給你們的繩子圍成一個面積最大的正方形,并且所有隊員盡可能均勻的分布在正方形的四條邊上。
3.項目規則:整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不得摘眼罩或偷看
4.注意事項:項目進行中培訓師會全程監控,如有危險我會隨時提醒大家
囑咐隊員:“請大家不要偷看,否則這個項目就失去意義了。”
?
拓展項目:盲人方陣監控要點:
1.場地考察,避免風險,注意過往車輛,場地中的障礙物,墻角,路檐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,如果有學員靠近要提示他們身邊的情況,注意安全;
2.眼罩的正確使用, 委婉巧妙地警告偷看的學員;
3.發繩子,把繩子輕輕地給一個不愛說話的人。(也可以一開始不要把所有的繩子都發放給學員,留下一根在手里備用,看學員的實際進度來定);
4.項目結束前,要求隊長征得所有隊員的同意,培訓師才可同意學員把繩子放在地上,可用腳踩住,摘去眼罩;
5.提醒學員注意摘眼罩要慢:低頭,用手捂眼,摘眼罩,手逐漸留縫,慢慢睜開眼睛,手慢慢移開;
6.準備紙巾若干,天熱的時候,可以把紙巾放在眼罩的里面,防止眼睛出汗用。
?
拓展項目:盲人方陣回顧資料
(一)回顧結構
第一階段:
1.讓學員自己給項目打分,培訓師對結果不與評價
2.讓所有參與項目的團隊成員在回顧場地坐好(可以圍成一個圓圈),并且讓所有的團隊成員按照一定的順序(比如逆時針順序來發言,注意控制每個發言伙伴的時間,鼓勵每個人都能談談對于這個項目的看法,有條件的話,把他們在發言過程中的要點記錄在白板上)
第二階段:
培訓師可以根據在項目進行的實際過程中(在項目進行過程中,培訓師用行為記錄法把一些關鍵學員的關鍵事件記錄下來),學員的一些行為或者結果,進行一些問題的提問,引發他們的思考:
你們認為你們成功(失敗)的最大原因是什么?
在這個項目中,每個人應該履行的角色如何??
(前面兩個階段培訓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回顧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)
第三階段:(10分鐘)
?培訓師根據前面回顧的實際情況,整體將一些管理學知識結合工作和生活,進行升華。
(二)回顧要點
1.PDCA
PDCA循環(PDCA Cycle)又稱戴明循環(Deming Cycle)
PDCA循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(W.E.Deming)于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,所以又稱為“戴明環”。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。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,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,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,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。?
PDCA四個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環中所代表的含義如下:?
P(Plan)--計劃,確定方針和目標,確定活動計劃;?
D(Do)--執行,實地去做,實現計劃中的內容;?
C(Check)--檢查,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,注意效果,找出問題;?
A(Action)--行動,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,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、標準化;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,以免重現,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。?
PDCA循環實際上是有效進行任何一項工作的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。在質量管理中,PDCA循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因此有人稱PDCA循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。之所以將其稱之為PDCA循環,是因為這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完結,而是要周而復始地進行。一個循環完了,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,可能還有其它問題尚未解決,或者又出現了新的問題,再進行下一次循環。
PDCA循環的特點?
PDCA循環有如下三個特點:?
大環帶小環。如果把整個企業的工作作為一個大的PDCA循環,那么各個部門、小組還有各自小的PDCA循環,就像一個行星輪系一樣,大環帶動小環,一級帶一級,有機地構成一個運轉的體系。階梯式上升。PDCA循環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,每循環一次,就解決一部分問題,取得一部分成果,工作就前進一步,水平就提高一步。到了下一次循環,又有了新的目標和內容,更上一層樓。下面圖2表示了這個階梯式上升的過程。
?
科學管理方法的綜合應用。PDCA循環應用以QC七種工具為主的統計處理方法以及工業工程(IE)中工作研究的方法,作為進行工作和發現、解決問題的工具。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又可細分為八個步驟,每個步驟的具體內容和所用的方法如下表所述。
PDCA循環的步驟和方法?
?
拓展項目:盲人方陣分享故事
1.如何進行有效的傾聽
許多管理者不愿傾聽,特別是不愿傾聽下屬的意見。實際上,管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溝通問題,80%的管理問題實際上就是由于溝通不暢所至。不會傾聽的管理者自然無法與下屬進行暢通地溝通,從而影響了管理的效果。?
傾聽,并不一定代表你對對方談話的認同,它僅表示對對方的尊重。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。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講話能夠被下屬認真地傾聽,同樣,每位下屬也希望自己的聲音能夠被自己的上級傾聽。?
傾聽不是“聽見”,與“聽見”不同,它反映了管理者對下屬的態度。如果某個管理者認為自己聽見了,就是在傾聽,這是錯誤的,因為傾聽不僅僅用得是耳朵,更要去用心。?
要理解下屬想說什么 管理者在傾聽時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下屬到底想說些什么,是對公司的建議,對某人的意見,還是對待遇的不滿??
由于每個人的性格不同,不同的員工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采取的方式也不盡相同。比如,性格較內向的下屬,在表述一些敏感的問題時可能會更加隱晦。這需要管理者在平時多與下屬接觸,多了解下屬的動態,這些對正確理解下屬的意圖很有幫助。?
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傾聽?
下屬在談述自己的想法時,可能會有一些看法與公司的利益或管理者的觀點相違背。這時不要急于與下屬爭論,而應該認真地分析他的這些看法是如何得來的,是不是其他下屬也有類似的看法?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情況,管理者不妨設身處地的站在下屬的角度,為下屬著想,這樣做可能會發現一些自己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。?
要聽完后再發表意見?
在傾聽結束之前,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。由于你可能還沒有完全理解下屬的談話,這種情況下妄下結論勢必會影響下屬的情緒,甚至會對你產生抱怨。管理者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時,要非常的謹慎。特別是在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事件時,尤其要保持冷靜,埋怨和牢騷決不能出自管理者之口。
2.分享古代聽的寫法
古代的聽:“聽”“十目一心,聽者為王”用心聽
現在的聽:“聽”用嘴去聽,還不斷的斤斤計較。
七、學員常見的表現:
1.學員在剛開始項目的時候,會覺得比較茫然。
2.有的團隊一開始就會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中,卻一直沒有一個頭緒做計劃。
3.沒有一個有效的領導來進行控制。
4.有些學員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會陷入茫然,到項目結束的時候也仍然不知道應該如何有效地與團隊進行合作,只是默默地站在一邊,屬于執行者的角色。
5.有的時候,在項目進行到中后期時,你再發放一根繩子,學員會處于非常急躁的狀態,有些團隊會開始不斷地責備,有些團隊會立刻進入危機狀態,進行調整。
活動一開始,多數人都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,導致場面非常混亂,沒有秩序。有的人積極發言, 有的人始終守口如瓶,有的人唱反調,有的人自顧自己經開始行動尋找繩子。
時間在無情的劃過,最后討論終于達成一致了, 決定把繩子交給一個人負責,其他人分頭找繩子,但有人根本不管團隊的決定, 我行我素。行動中,有些人完全違背了共同討論的決定,有些人不行動,有些人拼命地喊口令但還是感覺嗓門不夠大。
經常聽到的聲音是:“不對不對……”;“×××你往東去”,“哪是東邊啊,我蒙著眼那”……
結果:用了40分鐘,團隊成員只擺出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, 人員安排還不均勻!
活動結束大家坐下來分享感受時,第一反映就是“口渴!”
“與我們在公司的實際情況相似, 任務本身往往不難,最難的是協調所有人的工作和努力, 如何防止內耗.”
“大家都想做好事情,但溝通真難啊”
上一篇:孤島求生_上海拓展
下一篇:通天塔_上海拓展訓練